shopee隱藏部分買家信息
當隱私保護成為人們日益關心的大事,shopee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開始率先行動。
近日,shopee平臺發(fā)布通知稱,為了保護買家隱私,shopee平臺將限制履約訂單流程中部分買家信息的顯示。具體來說,商家將無法查看買家的姓名和/或聯系電話,具體取決于商家所在的市場。
從2022年8月1日起至8月29日,該功能將在各個市場陸續(xù)推出,對所有使用集成渠道的本土賣家,買家的姓名和聯系電話將在履行過程中的所有階段被隱藏。
通知顯示,2022年8月1日起,id市場屏蔽買家的姓名和聯系電話,mx市場屏蔽買家姓名;8月15日起,sg市場屏蔽買家姓名,my市場屏蔽買家姓名和聯系電話;8月18日起,ph市場屏蔽買家聯系電話;8月29日起,vn市場屏蔽買家姓名與聯系電話。
那么,為何shopee突然推出這項政策呢?
這或許是繼去年在訂單中隱藏買家信息和取消包裹附帶買家電話信息之后對于買家隱私保護的再嘗試。
去年8月,shopee宣布在賣家中心和erp隱藏買家相關信息,賣家只能在待出貨(to ship)和運送中(shipping)頁面看到部分買家信息。
緊接著10月,shopee宣布為保護客戶隱私,將從j&t express和ninja van 航空運單中刪除買家的電話號碼,但這項制度僅適用于j&t express和ninja van航空運單,poslaju和city-link express航空運單上仍會印有買家的電話號碼。
此外,當郵遞員需要聯系買家時,shopee表示快遞人員可以通過系統(tǒng)檢索買家的電話號碼。
由此看來,這次shopee隱藏訂單中的買家信息也就不奇怪了,實則就是shopee在買家隱私保護方面的再度加碼。
保護隱私之外,shopee另有打算
隨著人們在網絡上享受到愈發(fā)周全的消費服務,網絡也綁定了越來越多個人信息,由于關乎隱私,這些信息是否會被泄露已經成為如今消費者在享受服務的同時最為關心的問題。
從蘋果就調整隱私政策推行att,給予用戶是否愿意被app和網站追蹤數據的選擇權,到firefox和safari瀏覽器默認阻止第三方cookie跟蹤,谷歌也在努力嘗試終止第三方cookie,希望能夠保護用戶的身份信息;再到shopify等多個跨境電商平臺被曝盜取用戶信息引發(fā)強烈不滿,可以看出,隱私保護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尤其對于掌握著全球海量用戶購買消費記錄等隱私信息的跨境電商,更必須盡快跟上步伐,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
否則,一旦信息真的泄露,被泄露信息的購物者可能蒙受的損失將由平臺來買單,賠償或許無所謂,但倘若引發(fā)消費者大范圍的信任危機,對平臺來說無異于陷入泥潭。
除了人們對于隱私信息的保護與意識的提高之外,shopee或許還有另一層考慮。
東南亞市場擁有著六億人口規(guī)模,消費前景廣闊,shopee作為目前東南亞電商平臺的“老大哥”,周圍競爭對手自然是虎視眈眈。
以往買家聯系方式、交易記錄等信息的直接裸露,給了tiktok等競爭對手直接聯系買家的機會,根據聯系方式,順藤摸瓜找到社交軟件或引導到自家平臺成交并非難事,因此這次保護客戶隱私的新舉措實際上也間接防御了其他平臺直接挪用買家信息,也就降低了用戶流向其他平臺的可能性。
如此看來,shopee此次隱藏履約訂單中部分買家信息,既順應消費者需求保護了隱私,又維持了自身的用戶群體,可謂是一舉兩得。
但安全感作為大數據時代的關鍵詞,隱私保護涉及的方面還有許多。
除了在交易功能方面的隱私保護,或許shopee之后還該把目光轉移到更多的其他功能上,畢竟此前的shopee friends功能就因在沒有征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向朋友展示購買和瀏覽的記錄,涉嫌侵犯隱私,在社交媒體上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抗議。
因此,盡管這次shopee在隱私保護上先下一城,但這還遠不是終點。
(來源:跨境黑馬)
跨境電商物流——Toll Global Express(DPEX)Shopee蝦皮跨境電商開店流程及費用是怎樣的?美國對華高壓鋼瓶發(fā)起第二次雙反日落復審調查英國海運物流專線的優(yōu)勢與應用策略國際小包賠償標準和時效天貓國際自營發(fā)貨多久自動確認收貨?淺談虛擬海外倉專線直郵的趨勢什么叫結匯